今天有幸参加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组织的北京站线下产品经理头脑风暴的会议,收获颇丰,在此整理下今天的全部过程。
准备
十二点半的时候我就到了会场,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的给我们开了门,并且把我们带到了事先准备好的位置上,简单的跟组内成员寒暄过后,一点半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的头脑风暴会议正式开始了。
首先先是小组内的自我介绍。我们组取名叫:金刚葫芦娃。哈哈,因为算上组长,我们组正好7个人。分别是:
- 大娃——萌萌 李赟 擅长大数据的技术汪;
- 二娃——超超 范超 千里眼顺风耳的市场帝;
- 三娃——倩倩 我 在58练就的金刚不坏刀枪不入之身;
- 四娃——鲍鲍 鲍宇霆 号称自己很水的产品狗;
- 五娃——琪琪 张佳琪 说自己是常年的救火队员的产品妹子一枚;
- 六娃——静静 汪思静 我们的组长,号称隐形人,需要时就出现;
- 七娃——琳琳 朱琳 一个吸金无数的项目主管。
整体介绍完后,气氛还是非常的热烈的。
选择问题
随后的环节就是选择命题,今天总共是两个命题,给了我们5分钟讨论:
- 如何做好装修类软件
- 如何做好生活化直播软件。
我们组一开始大多数人想做的是装修类软件,出发点是直播软件并不是很熟悉。后来,我说了下我的想法:
- 直播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
- 生活类直播app不是很成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 装修类app已经出现较大份额的龙头,设计上也比较成熟,且频次较低。
最终我们选择了做生活化直播软件进行深入研究。
问题分解
接下来就是到了20分问题拆解的时间。分别列出当前命题遇到的问题,从六个角度进行切入:1何事?2何故?3何人?4何地?5何时?6何法?针对到我们命题上来说,思考了如下:
- 什么是生活化直播?生活化直播就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做的直播平台。
- 为什么要做这个平台?我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日常消遣的娱乐需求。
- 我们的用户都有哪些?微博、微信、qq空间的用户都可能是我们重度重合的用户。
- 什么场景下会用到我们的直播平台?这点想到的比较多:例如购物直播、赛事直播、游戏直播、课堂直播、演唱会直播、医疗患者直播、异地恋情侣直播、辩论直播等等。
- 什么时间会用到呢?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工作日的中午以及晚23点都是移动网民最活跃的时候,目前想的就是中午以及晚上的碎片化时间。
- 怎么设计这个直播平台?这点想的比较多,组内提供的方案也是非常的多,大概20多张都是写的具体方案,太详细我也没记住……
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将方案以便利贴的形式记录下来,两分钟一轮,传阅给下一个人。一轮回下来我们收集了很多的意见。后来我们就在白板上将卡片进行了分类。分成两类:类别和形式。类别就是我们直播网站具体要做哪个细化分类的。形式就是该分类需要用什么形式展现出来。基于生活化陪伴与分享的终极本质,我们最后觉得辩论直播会更加有爆点,于是我们就根据辩论直播进行了深度挖掘。
既然是做辩论类的直播网站,无疑内容的生产决定了这个平台的用户。从内容的生产层面我们决定采用:平台内容运营+用户自身产生内容的形式。
内容运营有以下四个步骤
- 主题的采集——从知乎、微博等平台找寻热门话题
- 将话题进行筛选 审核
- 对重点话题做好预告宣传,定好时间点
- 邀约好辩论人员并将该话题发布到平台
其次,用户产生的内容我们会以用户自发的方式进行发起,同时平台进行话题的审核,通过后及可进行直播。
设计思路
接下来我们开始思考初步的设计工作。我们的辩论讨论平台分为两个端,分别是用户端以及直播后台。下面我会着重介绍下我们的用户端设计思路。
我们的辩论直播平台起了一个逗比的名字:BB(逼逼),原谅一个逗比组的语文功底
用户端分别涉及粗糙的四个页面:首页、直播页、直播发起页以及我的页面。
用户在刚下载我们的app时,会提示用户进行喜好分类选择,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方便我们对用户的喜好进行针对性的推送。注册行为则被放到了用户希望进行评论、发布直播的时候再进行。
首页顶栏则是话题分类,下面是活动入口,用于放置我们推荐的话题活动以及话题的收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撕逼排行榜,分别设有周阶段的BBKing或者BBQueen。
直播页面切分为了两屏,分为正反两方,我们会根据辩论的赛制进行阶段性消声操作,保证只有一方说话。胜负是通过观众的支持率来判断。下方设有评论区,可以尽情的刷礼物和评论弹幕。
我们的发布页面设置了两种模式,分别是:随便撕和指定撕。随便撕就是撕主发布主题后征集广大网友报名,随机匹配对手。指定撕则是可以邀请外部用户一起来撕,外部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渠道进行分享邀约,这样也可以帮助打响软件知名度。
我的页面里面展现了辩论胜负局数,同时展现了我收到的打赏。还设置了充值入口。
商业模式
- 增值服务 虚拟金币的充值
- 买话题,话题的优先推送展位购买
- 广告植入,直播前的广告播放
- 签约培养BBK
总结
整体介绍完后,其他组别人士进行了广泛撕逼,具体过程就不细述了,我只能说,我撕我快乐。其他三个小组介绍完后,我们进行了愉快的投票,最后,名次不重要哈!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集团合影留念啦,非常愉快的一次头脑风暴,非常感谢组长思静,也感谢其他的工作人员。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其他小组总结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A级「砖」家——基于VR+AR的生活直播
本文由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第62期金刚葫芦娃组原创总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慧慧 整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