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们小组有7名成员,5男2女。在构思队名时我们想有哪些团队是7个人的,最后想到了是葫芦兄弟,于是就取了这个队名,寓意我们像葫芦娃一样齐心协力,发挥各自所长来完成任务。队长我们推选刚从硅谷归来的毓健同学。
领取并分解题目
我们葫芦兄弟队抽到的题目是“如何解决一线城市停车难”,这是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生活痛点。按照主持人的介绍,大家先按各自的理解来拆解题目,并写到便利贴上。每个人写完后传给下一个小伙伴,下一个成员看完后有新的想法则继续补充。经过一轮“沉默“的头脑风暴后,我们把问题还原为市场供需问题,而解决方法则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入手。
供给端则是考虑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毓建同学想到了最流行的“共享经济“,像Uber一样让拥有私家车位的车位主或企业把暂时用不到的车位共享出来,并收取一定费用。
而需求端则着重于提高停车的效率,根据停车的实际使用场景,我们将使用车位分解为以下五个步骤:
- 哪里有车位?
- 怎样预定停车位?
- 怎么去到停车位?
- 怎么找回停车的位置?
- 怎么收费?
构思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问题拆解结果,葫芦兄弟们选择做一个基于移动端的产品(便于车主随时使用),并给这个App取名“我要停”。App需求端的功能主要考虑两个场景:
- 有计划的出行,须预先找到车位;
- 临时的停车,在周围找车位。
我们模拟车主停车到取车的过程,从情景的角度出发设计App的每一个界面:
- 到了目的地,拿出手机,打开APP,显示出附近用闲置停车位的停车场;
- 下单预定停车位;
- 根据导航找到停车位,使用停车位,并在停车位摇一摇手机给停车位定点;
- 根据上一步摇一摇设定的停车点找到自己的爱车;
- 线上结算,并驶离停车位。
而供给端共享车位则是先让车位主把车位信息、可停车时间和收费标准发布到平台上,线下审核审核通过后平台就可以展示出车位供别人使用。
设计页面
由于我们成员大部分是设计出身的,所以我们决定采用设计关键页面的方式来展示我们构思。设计出身的队长把位置地图、下单预定、导航到车位等App页面画出来。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阶段由我们的队长毓健同学主讲,田璐美女进行协助,而我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做过智能硬件产品,对具体实施和技术方面比较了解,哈哈)。
活动中收获
虽然最后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重在参与。通过这次线下活动,我们学习到了其他小伙伴在做产品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尤其是葫芦兄弟们,O(∩_∩)O哈哈~
最后意犹未尽的葫芦兄弟们果断选择了一起FB,浅葱小唱走起!
本文由woshiPM训练营“葫芦兄弟”组成员原创整理,并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丫头编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本活动系列总结: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邻居很忙—“七杀”教你识遍邻里乡亲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停车难?我要停!-“葫芦兄弟”硅谷归来强势登陆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如何给朋友送礼?-“我们对”组感悟分享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换季了,不会买衣服?-“从0到1”组分享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